民族宗教
第一節(jié)道教
道教在東晉時傳入東莞。建國前常平?jīng)]有真正意義上的道觀、道院。流傳于民間而信奉的俗神有:雷公、風(fēng)伯、門神、灶神、城隍、土地、財(cái)神等。
常平建國前的主要道教活動是村民在喪葬儀式中請村中或附近的知名的道士來念經(jīng)打醮,為逝者唱通路,為亡靈超度,祈求逝者能在九泉安息。另一道教活動是每遇大旱年份村民抬關(guān)帝公等菩薩巡游,祈求上蒼保佑普降甘霖,救民于水火??谷諔?zhàn)爭初期有一年大旱,身為常平警察分所警長的葉云鵬也曾率老百姓到廟宇求神靈保護(hù),解除旱情。常平的道士一般屬正一派,大都是兼業(yè)的農(nóng)民,可以娶妻生子。建國后常平的道教活動逐漸消失。
第二節(jié)佛教
唐朝晚年,佛教傳入東莞,興于宋元,盛于明清,后逐漸式徽。
相傳在明朝末年,麥園村立村之前,村后山峰曾建有圣廟,供奉觀音菩薩,廟分兩進(jìn),面積約200平方米,歷明、清、民國三朝,數(shù)百年間香火頗盛,善男信女前來朝者不絕,后逐漸衰落,1958年被拆毀。
建國前,常平削發(fā)為男僧女尼的,多出身于貧困家庭,因兵連禍接,民不聊生,遂悲觀厭世、看破紅塵,相信佛家的“因果報應(yīng)”“生死輪回”,而遁入空門。民國以后,崗梓村新圍仍建有尼姑庵,一些青年女子入庵修行,皈依我佛。一尼姑之兄到庵探視其妹,曾賦詩一首以記之。詩曰:“剪卻三千煩惱絲,紅魚清馨嫩阿彌。此間別是逍遙處,不管人間倩是非。”該名士還應(yīng)庵中老尼住持之邀,書一對聯(lián)貼于庵門兩邊。聯(lián)云:“一塵不染,四大皆空。”抗日戰(zhàn)爭時,兵荒馬亂,庵中尼姑云散,不知所之,庵遂廢,不久庵亦頹毀。建國后,常平所有僧尼都已還俗。
改革開放以后,常平的佛教活動有所恢復(fù),到2005年,佛教場所有紫竹林庵和隱賢山莊。
隱賢山莊是一個佛教圣地,山莊內(nèi)有兩尊大型佛雕,一尊是位于湖西岸山腳下,高15米的彌勒佛化身像。另一尊矗立于隱賢山頂、已經(jīng)開光的普慈觀音菩薩雕像,高29.8米,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漢白玉觀音像。
第三節(jié)基督教
清道光三十年(1850),德國傳教士葉納清等在太平設(shè)立禮賢會福音堂,將基督教傳入東莞。建國前,常平?jīng)]有建立過福音堂,信仰基督的農(nóng)民很少,有的入教后信徒只有到附近橫瀝鄉(xiāng)的山嶺、木棉堂、逕聯(lián)等村的福音堂做禮拜,祈求教會的蔭庇和基督的保護(hù)。據(jù)1971年5月常平公社調(diào)查屋廈大隊(duì)有基督教徒5人,這些教徒多為從事縫衣等手工業(yè)者,建國后基本上沒有什么活動。
第四節(jié)天主教
橋梓村土名嶺埗邊之處,在民國年間有天主教堂。該教堂原為國安公祠,公祠后人名鰲峰者,加入天主教,改公祠為教堂,取名“天主教堂”。傳民國年間有神父常來傳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該教堂分給私人,不久后拆毀。
注:天主教為基督教的一個分支。
2024年8月18日